中國水泥行業規模和技術裝備現狀 (一)
- 分類:學術講座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06-03-08 08:36
- 訪問量:
中國水泥行業規模和技術裝備現狀 (一)
【概要描述】中國水泥行業規模和技術裝備現狀(一)中國水泥協會?孔祥忠? 一前言 中國的水泥行業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,出現了一個以新型干法水泥為代表的高速增長的勢頭,引起了世界同行的關注。水泥行業的產業結構也在發生著極大的變化,這與政府的宏觀調控、產業政策的調整有著密切的關聯。尤其是2000年以來,中國水泥行業在規模上、技術裝備上都取得了較大的突破。但是,在產業結構調整、擴大企業規模、節約能源和資源、提
- 分類:學術講座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06-03-08 08:36
- 訪問量:
中國水泥行業規模和技術裝備現狀 (一)
中國水泥協會 孔祥忠
一 前 言
中國的水泥行業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,出現了一個以新型干法水泥為代表的高速增長的勢頭,引起了世界同行的關注。水泥行業的產業結構也在發生著極大的變化,這與政府的宏觀調控、產業政策的調整有著密切的關聯。尤其是2000年以來,中國水泥行業在規模上、技術裝備上都取得了較大的突破。但是,在產業結構調整、擴大企業規模、節約能源和資源、提升技術和裝備水平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。
二 水泥行業規模的基本概況
1、生產總量
2004年水泥總產量為9.7億噸,比上年增長12.4%。經中國水泥協會統計計算,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產量為3.15億噸,同比增長67.9%,占水泥總產量的比例達到32.5%;立窯水泥產量5.76億噸,同比增長2.3%,占水泥總量比例為59.4%;其它旋窯水泥產量為7900萬噸,同比增長-10.2%,占總產量的8.1%。(見表1)。
表1 2004年水泥不同窯型產量分布表
生產窯型 |
產量 ( 萬噸) |
增長率% | 占總量% |
新型干法 | 31488 | 67.9 | 32.5 |
立窯 | 57612 | 2.3 | 59.4 |
其它旋窯 | 7900 | -10.2 | 8.1 |
總量 | 97000 | 12.4 |
根據中國水泥協會《數字水泥》統計,2004 年各省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水泥企業產量和增長率見表2。
表2 2004 年各省水泥產量統計表
排序 | 地區名稱 |
水泥產量 ( 萬噸) |
比上年增長% |
占全國總量 % |
全國 |
|
93373.56 | 15.69 |
|
1 | 山東 | 12363.84 | 27.52 | 13.24 |
2 | 浙江 | 8191.61 | 14.15 | 8.77 |
3 | 江蘇 | 7993.22 | 19.37 | 8.56 |
4 | 河北 | 7825.51 | 20.26 | 8.38 |
5 | 廣東 | 7785.25 | 13.30 | 8.34 |
6 | 河南 | 5393.60 | 12.80 | 5.78 |
7 | 四川 | 3819.91 | 1.19 | 4.09 |
8 | 湖北 | 3767.66 | 14.63 | 4.04 |
9 | 湖南 | 3358.22 | 10.74 | 3.60 |
10 | 安徽 | 3235.46 | 13.17 | 3.47 |
11 | 江西 | 2976.13 | 30.61 | 3.19 |
12 | 廣西 | 2679.54 | 4.68 | 2.87 |
13 | 遼寧 | 2472.08 | 8.72 | 2.65 |
14 | 福建 | 2245.34 | 7.84 | 2.40 |
15 | 云南 | 2151.00 | 11.62 | 2.30 |
16 | 重慶 | 1957.23 | 7.62 | 2.10 |
17 | 山西 | 1923.23 | 16.46 | 2.06 |
18 | 陜西 | 1800.50 | 21.23 | 1.93 |
19 | 貴州 | 1428.80 | 7.55 | 1.53 |
20 | 吉林 | 1376.31 | 23.38 | 1.47 |
21 | 甘肅 | 1353.04 | 12.62 | 1.45 |
22 | 新疆 | 1190.34 | 11.18 | 1.27 |
23 | 內蒙古 | 1182.44 | 42.97 | 1.27 |
24 | 黑龍江 | 1128.08 | 2.68 | 1.21 |
25 | 北京 | 1128.00 | 21.68 | 1.21 |
26 | 上海 | 665.00 | 2.86 | 0.71 |
27 | 寧夏 | 582.79 | 17.05 | 0.62 |
28 | 天津 | 541.94 | 19.95 | 0.58 |
29 | 海南 | 418.70 | 5.73 | 0.45 |
30 | 青海 | 342.81 | 13.64 | 0.37 |
31 | 西藏 | 95.98 | 7.98 | 0.10 |
2、水泥企業規模和產量分布
按生產規模劃分,大中型企業數量占總企業數比例為24.6%, 但產量占總量的65.2%。就整體來看,水泥企業平均規模偏小,僅18.6 萬噸/個( 見表3)。
表3 2004 年大中型企業水泥產量和規模分布表
企業規模 | 企業數 |
占總企業數 % |
水泥產量 (萬噸) |
占總產量 % |
每企業平均產量 (萬噸) |
大型 | 265 | 5.3 | 31911 | 34.2 | 120.4 |
中型 | 973 | 19.5 | 28967 | 31.0 | 29.8 |
小型 | 3804 | 75.4 | 32491 | 34.8 | 8.6 |
總計 | 5042 | 100 | 93369 | 100 | 18.6 |
全國水泥企業從業人數142.21 萬人。在水泥產量比上年增加1 億噸的情況下,從業人員減少了1.13 萬人。其中山東從業人數近15 萬人, 廣東、河北、江蘇、四川、浙江、都在7.7萬人以上。根據各集團公布的數字,2004 年以安徽海螺集團為首的十大水泥集團年產量達1.33 億噸, 占總產量的13.71%。(見表4)。今年將又有一批企業集團達到年產千萬噸的規模。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
海螺 | 山水 | 華新 | 冀東 | 三獅 | 中聯 | 天山 | 亞泰 | 太行 | 日本太平洋 |
5556 | 1352 | 1321 | 1226 | 842 | 810 | 649 | 600 | 502 | 461 |
3、水泥進出口
2004年中國出口水泥602萬噸,創匯19427萬美元;出口水泥熟料103萬噸,創匯22839萬美圓;進口水泥110萬噸,用匯金額3955萬美圓;進口熟料157萬噸,用匯金額3794萬美元。從出口目的地看,硅酸鹽水泥主要出口到美國、韓國和香港地區,占出口總量的85%。去年我國水泥出口貿易呈現恢復性增長, 主要是受國際水泥市場的需求拉動,遠未達到1991 年出口量1074 萬噸的指標。出口量僅占國內生產總量的0.6%, 國際貿易量的5%。出口企業95%是新型干法水泥廠, 其中30% 以上是在國內投資的外資和合資企業。出口品種97.11% 是高標號的硅酸鹽水泥。
4、主要經濟指標
去年全行業工業總產值達2400.97億元,利潤總額136.23億元。由于小型企業數量偏多,加之能源、原材料、運輸成本的大幅上漲,水泥生產和銷售成本增長過快,全國水泥企業虧損面仍達27%。以海螺集團為例,受煤炭和電力價格上漲影響,年公司能源支出占總成本的61%,較上年度高出7個百分點。盡管10億元的凈利潤比上年增長36%,但其去年第一到第四季度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.353元、0.277元、0.105元和0.067元,呈現逐季度下滑趨勢。水泥價格全年是先高后低,尤其是六月份之后,多數省份價格持續走低。這與國家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熱、煤、電、運成本持續增加、生產供給增長過快、缺少落后水泥企業快速退出政策等因數有關。如果說過去是新型干法水泥集團與小水泥企業相互拼價格、搶市場,而今后將是大企業集團之間對市場的瓜分與競爭,并由此帶來水泥生產集中度的不斷提高。去年水泥工業總產值達100 億元以上的省份見表5。
|
工業總產值 | 銷售收入 | 總成本 | 利潤總額 |
全國 | 2400.97 | 2289.88 | 2192.91 | 136.23 |
山東 | 349.60 | 347.10 | 329.29 | 22.77 |
浙江 | 254.64 | 250.85 | 236.50 | 22.47 |
江蘇 | 226.87 | 216.92 | 204.53 | 14.73 |
廣東 | 210.42 | 198.06 | 185.66 | 8.69 |
河北 | 152.49 | 136.80 | 131.85 | 7.71 |
安徽 | 119.30 | 112.12 | 94.01 | 19.79 |
河南 | 113.74 | 97.79 | 96.44 | 4.53 |